400元3小时快餐电话号码查询_本地同城200元快餐服务网站,同城免费约爱,附近学生兼职快餐联系方式

无标题文档

当前位置: 焦作文明网
李玉香【敬业奉献】:平凡人的不平凡调解路上的24年坚守
编辑: 焦作文明办   来源: 山阳区文明办   时间: 2014-01-13

  

  李玉香,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、正科级审判员,全国优秀法官,中共十八大代表。她平凡坚守,扎根一线26年,无怨无悔,在平凡的审判员岗位上,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。她审理案件3000多件,涉及八百多个单位,涉案家庭五千多家,件件是铁案。

  李玉香,女,汉族,47岁,大学学历,中共党员,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、正科级审判员,全国优秀法官,中共十八大代表。

  1987年,李玉香从河南省政法干校毕业,分配到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。26年来,她勤学法律业务,苦练执法为民本领;她敢于迎难而上,善于破解疑案、难案、缠案、陈案,是领导和同事眼中“最有办法的法官”;她平凡坚守,扎根一线26年,无怨无悔,在平凡的审判员岗位上,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。她审理案件3000多件,涉及八百多个单位,涉案家庭五千多家,件件是铁案,无一起因个人原因越级上访;卷宗叠放起来超过百米,有40层楼高,比她的纤弱身躯高70多倍。她不满足于仅仅追求法律公正,着力追求法律正义和社会效果的统一,真情对群众,柔情解心结,坚持同理心办案,使冰冷的法律文书具有了温度,使两百多位老人得到赡养,三百多个家庭破镜重圆。她把人民群众的事,当作自己的事来办,办案慎之又慎,调处将心比心,赢得了当事人的真诚理解,被诉讼双方誉为“知心法官”。她15 次被评为全市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、优秀党员、办案能手和调解能手,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一等功一次,二等功两次,当选首届“平安河南”十大人物提名奖,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。2012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,光荣参加了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。2013年荣获全国优秀法官称号,并在最高人民法院主会场做代表发言。

  60本心得笔记,锤炼出办案能手

 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
  人民法官头顶国徽,肩扛正义,一手托起原被告,职微责任重。工作伊始,李玉香暗暗警醒自己:只有勤学苦练,精通法律知识,练就过硬素质,才能办好案子,无愧于组织培养,无愧于法律正义。

  这些年,李玉香先后在民事审判庭、经济审判庭、研究室、民一庭、民二庭工作,历任书记员、助审员、审判员。虽然岗位变了,职务变了,荣誉多了,但李玉香有一点始终没变,那就是拼命学习,苦练业务的劲头没有变。

  及时学,每事问。每逢有新的法律、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出台,她都要第一时间找来反复学习研读。感觉有疑问,就买来相关解读材料,对照研究领会。有时还不过瘾,便来个孔夫子“每事问”,逢人便请教,刨根问底,随时随地学习。无论是在庭审、合议、评议的庭室,还是在调查取证的路上,她利用一切机会向同事请教,向同行学习,积累工作经验,提高执法水平。对于涉及金融保险、劳动保障等专业领域的法律条文,她还致函或登门向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请教行业背景、管理程序。

  不服输,敢比拼。1996年,她参加了郑州大学中文系学习,更新知识,更新观念,使思想永远与时代、与法律同步。随着法院办公自动化的普及,从未接触过电脑的李玉香和年轻人比赛学习电脑知识,熟练掌握了各类审判管理软件。李玉香认为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坚持白天走干讲,晚上读写想,坚持写读书笔记、办案心得,二十余年来,她整整记了厚厚的60多本,200多万字!她每年坚持撰写专业调研文章,就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,提出观点、总结经验。她总结的“民事案件调解20法”,在焦作市全市推广。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阅读后,批示在全省研究推广。

  办案3000件,件件息诉息访

  民事案件大都是家长里短、涉及民生的诉讼,琐碎复杂,牵扯面大,稍有疏忽,就会造成法院工作的被动。李玉香的工作信条是,绝不追求办案数量的多少,着力追求的是化矛盾于无形,化坚冰为真情。她坚持真情对群众,柔情解心结,设身处地地为诉讼双方排忧解难,化解纠纷。

  2009年9月的一次车祸中,温县的张某头骨骨折,生命垂危。一审判决保险公司全额赔偿。但该保险公司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,主观认定当事人伤情并不严重,意图与车主串通骗取保险赔款,便上诉到焦作市中院。

  为了解实情,李玉香冒着磅礴大雨,踩着泥泞的小路赶到张某家中??吹秸拍惩仿枷?、大小便失禁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;张某丈夫癫痫病情发作,倒在地上;儿子辍学在家。李玉香当即潸然泪下,和保险公司电话沟通情况。但保险公司仍不相信,李玉香就邀请保险公司到受害人家中了解情况。当保险公司人员看到张某家中窘境和当事人的病情,看到李玉香不嫌脏累,搀扶当事人大小便时,非常震惊,非常感动,当即表示愿意赔偿。

  薛某和赵某的离婚案,一审已经判决俩人离婚,但李玉香不被表象迷惑,深入到当事人所在村子里调查情况,得知两人是青梅竹马,又一起勤俭持家、创业致富,婚后育有两个孩子,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。为这个家庭考虑,她在两个月时间里,给当事双方打了上百个电话,六次深入家中,真情调解,终于让走到离婚边缘的双方摒弃前嫌,破镜重圆,使两个年幼的孩子重现灿烂的笑容……

  越是疑案、难案、缠案、陈案,李玉香越是敢于迎难而上,勇于解决,善于解决。

  因不满企业对自己女儿辞退的决定,卢某从2002年起,连续以不同的诉讼请求将企业告上法庭。在九个年头里,企业经历了转型改制、人员更迭,却不得不分心来处理这起看起来没有尽头的诉讼。而卢某也从黑发人打成白发人,皱纹爬满额头,只换来了28份法律文书,问题没有得到一点解决。2011年,李玉香接手此案,看到双方深陷诉累不能自拔,通过加班加点,走访约谈,历时10个月,打开了双方的心结,让双方和解结案。企业负责人代表企业几百名职工给李玉香鞠躬致谢,送来锦旗。卢某全家也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。

  修武县王某与村委会2006年的土地承包纠纷案,盘根错节,头绪复杂。一审判决王某归还承包的土地,并缴纳所欠十几年的承包费。王某不服,上诉到中院。李玉香承办了该案。为进一步厘清案件,她到该村实地走访,先后与村委会、王某、见证的村民进行座谈,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缘由:一是村委会在提前收回王某最初承包的土地后,没有及时兑现调整土地的承诺;二是王某承包的土地一旦收回就无地可种,生活无着落。

  由于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,李玉香对调解充满信心??サ碧欤紫劝汛逦嶂魅谓械桨旃?,指出了村委会在这件事上的不妥所在;然后又把王某叫到办公室,同样说明了他的不周之处。由于双方在开庭前都已经被李法官评说得心服口服,因此,一开庭,审判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:双方相互承认了各自的不足,整个审判下来,法庭充满的不是火药味,而是宽容、和解。经过当庭调解,村委会解决了王某的承包地,王某主动交纳了承包费。

  来时双方剑拔弩张,横眉冷对;走时双方谈笑风生,同车而行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26年来,李玉香审理案件3000多件,涉及八百多个单位,涉案家庭五千多家。卷宗叠放起来超过百米,有40层楼高,比她的纤弱身躯高70多倍。她倾情调解,使两百多位老人得到赡养,三百多个家庭破镜重圆。经她处理过的案件当事人和接访的群众,无一起因个人原因去越级上访的,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。

  26年坚守,无怨无悔

  26年来,同期进入中院的同事,有的离开了审判工作,有的到了领导岗位,而李玉香始终在民事审判员一线岗位上无怨无悔,默默奉献。

  超长的工作时间、超强的工作强度,长期的生活没规律,使李玉香很早就患上了严重胃病。在她的包里,经常会放些饼干,胃疼的时候就嚼个饼干,喝口开水。2010年4月,为了理清一起复杂案件的案情,她把厚厚几本卷宗抱回家里研究。一连几天晚上查阅相关法律资料,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。开完庭她就病倒了。但她放不下工作,就请医生把输液换成口服药,带到单位吃。

  但是不管多忙多累多不舒服,她从不让当事人白跑,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接待。对来法院陈述情况的年龄大、行动不便当事人,她每次都要将他们送下楼,送到法院门外。对生活困难的当事人,她有时自掏腰包,招待他们吃午饭,买车票送他们上车回家。

 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。被领导称为“最让人放心、最有办法”法官的李玉香,对家人却有着沉甸甸的愧疚。年迈的母亲不慎摔断右腿,她却不能陪护身边。结婚多年,丈夫很少能吃到她亲手做的饭菜。儿子20岁了,从小都是靠丈夫既当爹又当妈地照顾。早出晚归的李玉香很少有时间与儿子面对面交流沟通。然而,忙碌的李玉香总是千方百计地挤时间,通过各种方式,弥补对家人的愧疚。而亲人们也特别理解她、支持她,使她能安心工作,静心办案。

  赴京参加十八大的前夕,李玉香被查出患有带状疱疹,急需静养治疗。但是,想到自己是全省法院系统唯一的法官代表,肩负着神圣的责任,她瞒着病情,带着药品,上北京参加了十八大。大会结束后,返回单位,她既要尽速处理案件,还要巡回宣讲十八大精神。起早贪黑、加班加点,总觉得时间不够用。极度的透支,导致身体免疫力迅速下降,引发胰腺炎,带状疱疹同时复发,不得不住进了医院。

  人在病床上,手机却很没闲着。她联系院里同志,询问案情进展,当事人的反应;她联系当事人,好言安抚,继续做他们的工作;她联系远在北京的宋鱼水、厉莉等十八大代表,探讨司法创新思路……

  听说李法官病了,许多她审理过的案件当事人,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。病房里,鲜花绽放,真情涌动。

  举荐人:焦作市文明办0391——3568202

 
 
版权所有©焦作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