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孝女救母留古塔,刻木事亲赞丁兰……“孝道”作为大善大美,在宁城大地丁兰故乡,被代代传承,受万人弘扬。现如今,一则至善至亲的感人事迹在修武上下被津津乐道,现年49岁的王玉梅,一位下岗后创业打拼经营着多家品牌鞋店、一家中型宾馆的“实业女老板”,正是以儿媳的身份默默演绎着这份胜似女儿的人间真情。十一年如一日,在承担高额医疗费的同时,她悉心伺候瘫痪在床的80岁婆婆,洗衣铺被,喂饭擦身,端屎端尿,虽言累却无怨无悔,在她看来,这只不过是“一份应尽的家庭责任”而已。乌鸦反哺,羔羊跪乳。王玉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着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故事。
欲孝亲,先立身,不畏艰险再创业
1994年,由于单位效益不好,31岁的王玉梅下岗失业了。她看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,深知身上肩负着巨大的责任,凭着在供销社工作积累的多年经验,开始了辛酸的创业历程。苍天不负有心人,通过不断地努力钻研,靠着拼搏、俭省、务实、诚信的作风和优质的服务,生意一年比一年好,先后开了“红蜻蜓”、“强人”、“捷亨”等多家知名鞋店,并为几十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。2004年她又办起了宾馆,生意越做越红火……
老吾老,心比心,久病床前有孝媳
2001年,婆婆马桂兰因患脑梗塞住进了医院,经几个月的诊治,医生说老人家年岁已高,时间太长,又引发了多种并发症,住院已没有多大起色,让回家调理,王玉梅把婆婆接回了家中,这一躺就是整整十一年。11年来,王玉梅每天的生活就是以婆婆为圆心、店里为半径在转。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,她第一件事就是去婆婆房间,给婆婆温水洗脸、梳头、捶背、剪指甲,换上干净的衣服,把婆婆收拾得干干净净。婆婆久病卧床,不好消化,只能吃点流质的食物,她就精心为婆婆煮粥并配点鸡蛋糕和切碎煮烂的青菜等,喂饭时,婆婆牙关紧,张不全嘴,每次都要轻轻地掰开牙关,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小勺往嘴里面送,每次喂饭的时间就将近一个小时。接着给婆婆按按背,揉揉腿,打扫整理房间,她的字典里从来没有“午休”两个字。为了方便照顾,王玉梅把婆婆安置在宾馆旁边一个房间里,既节省了店里家里来回跑的时间,又兼顾了生意和家庭的重担。为了补足营养,她采取少量多餐的办法,每天给婆婆加两次牛奶和两个鸡蛋。待婆婆吃完饭安置好,她才挤出时间去各个店里转一圈,照看一下生意,再匆匆赶过来,两个小时给婆婆翻翻身,拿吹风机给婆婆吹吹背,长时间这样躺着,就怕婆婆长褥疮。
讲奉献,谈责任,孝亲永远铭在心
为了晚上伺候好婆婆,王玉梅专门在婆婆的房间里加了一张小床,这些年来,她一直和丈夫轮流着在婆婆床前值班,半夜起来给婆婆翻翻身,检查一下睡觉状况,导尿,甚至用手为婆婆解除干结的大便,生意再忙也从不耽误。为了能让婆婆在夏天清凉舒服一点,她专程到郑州,往返数次,定制了舒服方便的护理床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王玉梅得知丈夫是公婆的养子,非但没有丝毫懈怠,更加感慨婆婆的一生不易,不是亲生胜似亲生!她要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好好侍奉婆婆,并时刻教育子女孝敬老人。在最艰难的时候,娘家母亲骨折在漯河住院,女儿患结节性多动脉炎在郑州住院,婆婆脑梗塞在修武住院,王玉梅南下北上,十多天头不挨枕,脚不着地,来回奔波,累得咳血,最终因对女儿照顾不周,使女儿落下了失聪的终生遗憾。她常说:“人的一生谁没有一点难处,咬咬牙,挺挺就过去了!”是啊,多么质朴的一句话,她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一份人间真情;用无言的大爱,诠释着生活的真谛;用人间的至孝,谱写着世间的乐章!
“ 床前百日有孝媳”,常年超负荷的辛勤劳累,让王玉梅原本硬朗的身子渐渐变差并得了腰间盘突出。“店面、婆婆两头轮番照顾,一天下来,经常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,是铁打的身子骨也会疲倦?!蓖跤衩菲骄驳厮担庵稚钏廊荒丶岢至耸荒?,且将一如既往的坚守下去,为的是一份守护家庭的责任重担,为的是一颗孝敬老人的赤诚之心。 大爱无言,但足以让人敬佩;孝道无疆,但仍需身体力行。 王玉梅,以平凡行动,平静之心,平常之事,在宁城大地,默默书写了一份孕育着满腔热血、极强烈责任感的孝爱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