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立山,男,汉族,80岁,温县祥云镇东南王村人,许昌市卫生防疫站退休干部。年逾六旬,孤身返乡创业;年届八十,依然壮心不已。16年如一日,秉承“无私奉献、艰苦奋斗、勤奋学习、勇于创新”四种精神,将“废人、废物、废钱、废知识”充分利用,变废为宝,化腐朽为神奇,苦心经营着浸满浓浓书香的“开心园”,用智慧和行动为6万多名中小学生开启了心灵之门,使希望发了芽,老树开了花,用厚重品质立起了一座人格的高山,让后来者在攀登中茁壮成长。他先后当选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、感动温县2007年度人物、焦作市首届道德模范、2008感动焦作十大人物。
如果不是亲眼所见,你很难想象,在偏居一隅的温县祥云镇东南王村,会有这么一个占地仅250多平方却内容如此丰富、环境如此清新雅静的“开心园”。
门口墙壁上悬挂着的“温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、“温县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”、“温县云贤老年大学”、“温县农民健康教育学?!钡缺昱疲允玖恕翱脑啊钡挠胫诓煌?。“开心园”里,鲜花绿草、巨幅浮雕、书画长廊交相辉映,错落有致,小小的院落浸满浓浓书香,俨然一个丰富多采、趣味横生的公园。而这一草一木,都凝聚了主人无限的心血?!翱脑啊钡闹魅私新砹⑸剑衲?span lang="EN-US">80岁,祖籍温县祥云镇东南王村。退休前,马立山在许昌市卫生防疫站工作。
一个诺小的院落,怎能容纳如此多的内涵?一位年届八旬的独身老人,何以能承载如此沉重的教育负担?
走进“开心园”,走进马立山的心里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甘寂寞、热爱生活,愿做“开心锁”的热心老人;一个无私奉献、艰苦奋斗、勤奋学习、勇于创新,变废(废人、废知识、废钱、废物)为宝,化腐朽为神奇的执着老人;一个独在乡野,却生活在浓浓亲情当中的幸福老人。
回乡创业,不考虑路多艰难
马立山将自己的生命分为三个部分,20岁以前是颠沛流离、艰苦生存阶段,1950年参加工作到1991年退休是快乐工作阶段,退休后直到现在是体现价值阶段。
前半生奉献在外地,后半生要为家乡做点事,这是马立山朴素的想法。
受在北平艺术大学担任美术教师的父亲的影响,马立山从小在绘画上有一技之长,退休前一直在许昌市卫生防疫站从事宣传工作,退休后参加了许昌市老年诗书画研究会。1994年回温县老家时,马立山发现这里的农民精神生活非常贫乏,农村娃娃与城里娃娃在教育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,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教育,社会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都跟不上,学习缺乏动力。因此,他萌发了回老家“教书育人”的想法。
苦口婆心作通了儿女们的工作,马立山毅然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,只身一人回到了家乡。人生地疏,先要安家,他拿出多年积蓄,在村东头盖起了两间房。看着院落里空空荡荡的,他就到黄河滩里拣来些枯树枝在院子里插上,再找些塑料泡沫剪成“梅花”粘贴上,院子里顿时显露了生机。随后,他又买来些花草树木合理栽种,再以“梅花”点缀,并给院子起名“梅花园”。
“梅花园”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,深受村民们欢迎,尤其是孩子们,都喜欢来这里赏“梅花”,听马立山讲故事、评作文??吹胶⒆用窃谡饫锿娴每模砹⑸奖憬约以鹤痈奈翱脑啊?。他说:“希望人们,特别是孩子们在这里开心地学习?!逼涫?,将“梅花园”改为“开心园”,马立山还有一个长远的计划:用自己这把“开心锁”,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之门。
历经10多年,马立山硬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一双巧手,为“开心园”修建了院墙、大门,开挖了“避暑宫”,布置了教室,栽植了花草树木,把小小的“开心园”建成了一个人人向往的“世外桃源”。
言传身教,不辞辛劳育后人
马立山除了在“开心园”里为孩子们讲授课外知识、革命故事、做人道理,教他们学绘画、练书法,还经常到学校给学生们作报告。他给孩子们讲人与国家的关系,告诉孩子们要热爱祖国;讲人与社会的关系,个人利益要服从社会利益;讲做什么样的人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
为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、家庭教育脱节的问题,马立山探索出了一条学校+社会+家庭新型育人模式。马立山老人经常到周边的中小学校去讲课,主动和学校校长、老师结合,了解孩子们的特点、喜好和学习情况,同校领导、老师谈学校教育。他把自己编写的《如何抓好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道德教育》、《学校老师课外管理一席谈》等辅导材料,印成资料免费送给各个学校。
“三位一体”的未成年人教育模式,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。过去一些顽皮捣蛋、不爱学习,一放假就去上网的孩子,走进“开心园”,变得听话了,爱学习了,成绩上去了。
东南王村学校四年级班主任尹代英在给马立山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:
自从上周六我带领四年级的全体同学,到你创建的“开心园”参观以后,的确同学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,纪律加强了,作业整洁了,没有打骂现象了,也不随便吃零食了。
就拿我们班最散漫的崔鹏宾同学来说吧!过去他总是纪律松懈,打骂现象严重,我对他用尽各种办法,还是束手无策。同学们提起他总是摇摇头说:“他这个人没救了。”谁知去你那参观过以后,他像换了一个人,纪律加强了,打骂现象也没有了,同学们都说他变了,判若两人。
从同学们的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你的崇敬之情。有的同学在给你的信中写到:“马爷爷,是您打开了鸟笼,让我在开心园里飞来飞去?!庇械男吹剑骸奥硪?,您给我们讲人生观,让我们懂得了为祖国而学习的重要性?!庇械男吹剑骸奥硪?,您给我们讲竹竿无论长多高,它的心总是空的,教导我们要虚心?!庇械男吹剑骸奥硪蚁勰侥愕闹对ú?,羡慕您那超人的技艺,变废为宝......
马老师,从同学们给您的信中,我也看到了希望,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,他们把花间的标语记了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,时常提醒自己。
马老师,你不仅是塑造学生的工程师,更是我前进道路上的向导和指明灯。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,我会以你为榜样,改革创新,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,不求索取,只求奉献。
马老师,你每天不但在开心园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,同时还要定时给老年学校讲课。还要抽出时间奔波于各校之间,我们为有你这样的校外辅员而发自内心的高兴.在这里我代表我的全体学生向您道一声:“辛苦了!”
曾在温县招贤二中就读的姬佳佳这样表达对马爷爷的崇敬之情:您用您那双智慧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挖掘了避暑宫,您不怕累,不怕苦,把一筐筐黄土提上地面来;那屋顶上的天花板是您昂着头,拿着竹杆一次次把花纹粘上去的,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。那教师塑像,亭亭玉立;那美人鱼,姿态优美;还有那木牌上的标语,端端正正,都是您用汗水筑成和写下的。马爷爷,我爱您!
一组数字记录了马立山老人16年痴心教育的足迹:利用节假日、双休日自发到“开心园”听课的中小学和大专院校学生超过4万人次;马立山老人每年走进中小学校开展德育及书法、美术、劳作、卫生等教育70多次;“开心园”举办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展、书法展、诗歌展等140余场次;在“开心园”受益的学生超过6万人次。许多学生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为了孩子们快乐学习、健康成长,他操碎了心?!?/span>
爱心传递,不轻易放弃接力棒
马立山有本厚厚的记账本,上面整齐地记载着16年来他用于创办“开心园”、举办展览、资助贫困学生、印刷教育资料以及向灾区捐款的所有账目,数字竟达10多万元。而这位老人的卧室却不足8平方米,春夏秋冬就一床被褥,一件20多元的中山装一穿就是6年,一双棉鞋缝缝补补穿了三年。
今年元月初,从许昌来看望他的孙女要给爷爷洗衣服,竟找不到一件能替换的,孩子伤心地哭了?;氐叫聿没艿难顾昵蛄艘患轮猩阶?,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了爷爷。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年四季穿着旧布鞋、多年舍不得添一件新衣服的老人,闻讯哪个来过的孩子考上高中或大学,他都奖励100元到500元。曾经来过“开心园”的在县城上学的女孩很有艺术天赋,他不仅无偿供应笔墨纸砚,还将价值600多元的电子琴送给了她,并每月资助她20元生活费。
去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,灾区人们的疾苦牵挂着老人的心,他当天就骑自行车赶到县民政局捐了2500元。5月18日,他打开收音机,听到灾区的一位母亲在生命垂危之际把奶头塞进孩子嘴里的消息后,深受感动,他决定再次捐款??纱蚩嬲垡豢?,仅剩2700元钱,他没有犹豫,依然赶了20多里路,取出2500元捐给了灾区。
采访中,马立山不时地向我们表达自己对家长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关注,表达自己不服老的信心。他说,趁自己还年轻,再干5年,力争把“开心园’办成一个政府满意、学校如意、孩子乐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“我现在天天和孩子们生活在浓浓的亲情当中,孩子们真诚地祝福和渴望的眼神是我的精神动力?!甭砹⑸剿?,“曾经有一个学生在给我的生日礼物上写道: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选择,我愿意选择你,让你健康长寿。这是孩子们对我最好的褒奖,和孩子们在一起,我会越活越精神的。”
马立山说,只要自己活一天,就抓一天孩子们的教育,他要用行动,影响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家乡教育事业中,把一个人的爱心长跑变成一个爱心接力!